(转)关于开展“人文社科之光”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的通知
 
   发布时间: 2023-05-18    浏览次数: 488
 

各设区市社科联、高校社科联,各有关单位:

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强新时代科普能力建设,更好发挥社科普及在价值引领、文化传承、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打造社科普及新媒体传播平台,现立足江苏、面向全国组织开展社科普及短视频征集与评选活动,具体如下:

一、大赛主题

本次大赛主题为:“知识启智润心 文化培根铸魂”

二、大赛组织

大赛邀请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联合发起,江苏省社科联具体组织实施,中国社会科学报、中国江苏网、新华日报交汇点等单位提供媒体支持。

三、参赛对象

全国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社科联及社科普及基地,各类教育机构、文化传播机构、自媒体单位(团队)和个人。

四、奖项设置

本次大赛设特等奖2名,一等奖8名、二等奖15名、三等奖20名,并分别奖励10000元、5000元、2000元和1000元。另设“优秀作品奖”若干,颁发荣誉证书。

五、作品要求

(一)作品内容

参赛作品重点聚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普及社会科学知识,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,展示文化强国建设成果,讲好新时代中国文化、中国故事。分三类选题提交:

1.科学思想引领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讲阐释为主要内容,大众化通俗化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。

2.中华文脉传承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,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,展现地方优秀文化形象。

3.社科知识趣讲。以人文社会科学中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、理论、观点、方法等为主要内容,生动形象普及有趣、有用的社科知识。

作品类型可以是剧情短视频、纪实短视频、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,兼具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和艺术性。

(二)作品格式

作品时长8分钟以内,以5分钟左右为宜,大小在300M以内,格式为MP4MOV,分辨率不低于1920×1080。视频画面清晰、干净,不带角标、台标、水印或者LOGO,不插入任何商业性广告,有完整准确的字幕。

(三)作品版权

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,参赛者应确保对报送作品拥有独立、完整的知识产权,由作品所引起的版权、著作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纠纷,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承担。获奖作品视为许可主办方以公益宣传为目的,在媒体平台进行公开展映、普及推广等。若参赛作品涉及的著作权、知识产权纠纷,主办方可取消其参赛资格或追回所获奖励。

六、时间安排

活动从20235月上旬至8月底,共分为四个阶段:

(一)作品提交阶段(515日至715)

参赛者登录“人文江苏”社科普及云平台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专栏(http://rwjs.jschina.com.cn/other/sklds.html), 填报《参评作品信息表》,并提交作品在B站、抖音、快手、微博、微信视频号等主流短视频媒体平台发布网址,以及作品版权申明、获奖视频公益使用授权证明。

(二)初评阶段(716日至731)

对申报参赛作品按选题分类,组织专家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核,产生优秀作品建议名单并推荐参加网络展播投票。

(三)终评阶段(81日至815)

在网络投票基础上,邀请社科专家、资深媒体专家担任评委,评出最终获奖作品,并向社会公示。

(四)展映与公示阶段(816日至830)

获奖作品在中国社科网、中国江苏网、“学习强国”江苏学习平台和“人文江苏”社科普及云平台等进行集中展播推介。

七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路胜利  电话:025-83316259  83353872(传真)

箱:jsskpj@vip.163.com

 

  附件:“人文社科之光”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作品推荐表.docx

 

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
202358日